上海市编辑学会第七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大科学时代的出版转型”研讨会日前在世纪出版园举行。
上海市编辑学会会长王焰通报了学会2025年工作计划,表示学会将充分发挥牵引示范和桥梁纽带的作用,紧紧围绕新时代编辑出版工作的核心任务,切实关注行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就编辑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理论和实践研讨。
论坛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上海创智学院周爱民教授作了以“大模型与教育创新实践”为主题的报告,展示了在“教育+AI”的发展背景下,构建中国版教育大模型及典型示范应用系统,为教育变革提供基础设施的重要尝试。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出版传媒系主任陈雅赛从AIGC 时代出版人才需求新转向、高校出版教育AIGC技术的融合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阐述,提出高校与出版行业应加强交流,互学互鉴,共同培养适应智能出版业态的复合型人才。
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马胜以《英汉大词典》(第3版)的编纂创新为例,形象说明技术赋能正在推动出版业从内容生产到服务模式的系统性变革。
当前,以教材出版为主要业务和生存之道的大学出版社,正积极谋划和推动数智时代高校教材的升级与转型。在圆桌对话中,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社长黄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陈华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丁毅,以及上海触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佐克等,围绕数智时代高校教材的升级与转型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了各自的成功经验。
上海出版协会理事长胡国强对研讨会进行了点评,希望上海的出版人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为出版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理事长彭卫国、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吕瑞锋、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会长李爽、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黄彬、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副院长陶海峰等出席。
网络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